与央广主播一起漫谈“说话之道”
▍“说话”与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都息息相关,我们每天都在嘴唇的一张一合之间表达着自己的思想和内心。瀚商律政沙龙第16期有幸请到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主持人张蕾,分享她的“说话”经验,大家相聚在一起共同探讨“说话之道”。
▍我们在漫谈中试着搭建起一座从“说”通往“会说”的桥梁。
◤ 嘉宾介绍◢
“我很小的时候外公就跟我说要当无冕之王,我就问他什么职业是无冕之王,他说是律师;我后来又听到另一种说法,记者才是无冕之王。从人们对无冕之王的认识可以说明律师和记者这两个职业之间有共通之处,无论是主持人,还是记者,或是律师,他们都是通过语言让对方认识你的思想,从而让对方去信服你的思想。”
在众人的印象中,主播是一个很会说话的职业,张蕾主播从业多年,在职业的积累和生活的积淀中获得了许多对于“说话”的经验和感悟。在沙龙中,张蕾主播很慷慨得将她的感悟分享给大家,我们将借本文将这些“经验之谈”分享给更多的读者。
沙龙主持人向现场观众介绍张蕾主播
▍对于“说”的感悟
在跟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普通人可能觉得给人留下第一印象的是外貌,但其实你的声音、你的谈吐才是给人留下更深刻印象的第二张表情,尤其是在现代化社会中,每个人的表达都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光是律师和主持人,还包括政客、企业家等职业,能走出来的一定都有特别好的表达。
人类文化的传承是靠很多载体来实现的,但我们的祖先,尼安德特人能够繁衍到现在,其实靠的是语言,靠的是讲故事和听故事来传承我们的文化。
说话其实是一种技巧,我们是可以通过学习去掌握它的,专业人士常说播音主持和说话其实就是口耳之学,只要多听、多看、多练就可以达到。打一个比方,我们说一个人长得很漂亮,其中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是老天爷赏给她的,换句话说就是遗传基因很好;第二是说这个人的气质好,这个气质就是由后天的经验、阅历、见识构成的。
我们参与说话的器官包括口腔、声带等,有时我们还会运用到胸腔共鸣和腹腔共鸣,整个发声器官共同构成了声音的决定要素,但这些先天的因素是又不完全决定一个人的声音,只要我们通过后天对共鸣的开发和锻炼,积极调动口腔中每一个参与发声的器官,比如牙齿、舌头、嘴唇等,就可以改善一个人的发音;除此之外,一个人说话的内容、情感也影响说话是否好听。所以说一个人发声是否好听并不完全由一个人的先天因素决定,经过后天的练习也能达到一定的效果。
想要“说好话”,并不一定需要科班出身。我们的教育背景给我们的不是专业知识,而是一种学习知识的技能。即使所学专业与播音主持没有相关性,将学习的技能用于语言能力的习得和提升,用于阅历内涵的积淀深化,亦能使自己成为一个能言、善言之人。
▍关于“说”的技巧04:25
张蕾主播坦言说,她的本科学的是机械工程,第二学问是工商管理,在播音主持方面不是科班出身。那她又是如何能练就出这般语言功力的?张蕾主播分享了以下一些技巧:
首先是吐字。打一个比方,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好不好第一眼就能看得出来,你说话是否积极也是直观能感受到的,我们说某个人没有精神,通过他的外表、状态以及说话的声音也能感觉得到。那么发生吐字的技巧是什么呢,就是说话好听的人,让人信服的人,他的声音一定是圆润的,这个圆润是直观的圆润,直观上能让听众感受到的。
张蕾主播演示发声方法
播音主持的技巧里说吐字要像枣核形,就是字头出来的时候是尖的,中间是饱满的,吐字怎样才能达到像枣核形呢?有一个秘诀叫“提、打、挺、松”。
|提|是指提颧肌,刚开始的时候试着练习边微笑边说话,以后逐渐形成习惯就基本掌握这一要领了;
|打|是指打牙关,也就是张开嘴让牙关完全打开,这样才能使声音更圆润,但并不是把嘴张的很大,中国人凡事都讲究雅,如果一个主持人说话把嘴长得很大,你一定觉得她不雅,我们可以坚持练习说“啊”的音;
|挺|是指挺软腭,让软腭被完全撑起来,感觉就像打哈欠一样;
|松|是指松下巴,下巴要完全放松,否则说话的声音就是浑浊的。
做好“提、打、挺、松”这四步,你说话的每一个字在口腔里就有一个循环的空间,增加口腔的共鸣,你说出来的声音就是圆润、饱满的。”
其次是发音。通常人们会觉得中声区发音比较好听。大多数人平时说话都是按自然的舒服的声音去发音,这个主观上舒服的发音是从婴儿时期说话养成的说话习惯导致的,然而父母在教一个孩子说话时,不会提醒他音调应该高一点或低一点,这个习惯不一定是好的,发出来的声音也不一定是好听的。
但是作为律师,给人的形象应当是可信的、稳重的,一个很尖的声音,会让人觉得这是个可爱的小孩,很活泼,但很难觉得他是可信的、稳重的;当一个人声音比较低时,会给人病态的感觉,觉得这个人不够健康,这样也是很难赢得信赖的。通常而言,我们最信赖的是那些声音沉稳的、清晰的,而这样的声音一般在中声区,如果律师跟客户打交道或在庭上陈述大段的意见时声音越来越高或越来越快,那她的可信度就降低了;但是当一个人声音太慢,会让人觉得不够健康、不够灵敏。
除了用中声区发音外,说话好听还需要虚实结合。实声是指完全用嗓子发生,虚生包括胸腔、腹腔、口腔的共鸣。如果一个人说话完全用实声会不太好听、没有情感,但如果全部用虚声就会给人病态的感觉,在忙碌的工作中使用虚生会让人不厌其烦,当我们说话既有实声也有虚声时,就会比较好听,大家可以摸到腰腹这个部位,吸气把它撑大,然后把气从丹田发出来,这样就能引起胸腹共鸣。
再次是发重音。律师在表达的过程汇总肯定需要强调其中的某一句话,这就需要说一句话时针对要点发重音。说话没有重音是没有说服力的,有重音才能给人以确切的、明确的、肯定的表达;但如果一个人说的整句话都是重音时,又会导致整句都不是重音,让听众无法抓住重点,尤其是在法庭上或与当事人会见时,一定要找到想要表达的关键词。看似同样的词组构成的一句话,发出的重音不同,这句话给人的感觉也是不同的。尤其是律师和主持人这两个行业,需要我们的大脑提前筛选出这个句子的意思,并且思考你希望听众听到的是什么意思,在说话是就需要通过重音来把这个意思转达给我们的听众。
最后,除了重音我还想说语言的色彩。汉语言文字既能表音也能表意,通过我们发音的变化,汉语言文字是可以承载不同的意思的。当一个律师想把自己的意思传达给当事人时,不仅只是把那个字告诉他,你的声音也会把想传达的意思告诉他,因此,我们说话时就需要加入我们想要表达的情感,将我们想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传达给听众。
◤ 互动环节◢
沙龙活动中,张蕾主播现场指导了几位观众的发声。张蕾主播给出的一些发声矫正的建议,简单总结如下:
1. 找到自己发声最悦耳的音区,并养成使用它的习惯。我们每个人平常习惯性使用的音区和我们发声最好听的音区(一般是中音区)是有偏差的。要想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更悦耳,需要矫正平常的发声习惯。可以先试着用不同的音区说话,录下来回听,找到自己听着最舒服的发音,然后有意识地多去使用,逐渐形成用“悦耳的音区”说话的习惯。
2、积极调动发声器官,不断开发身体的共鸣。人的身体本身就是一个完美的发声器,我们参与说话的器官包括口腔、声带等,有时我们还会运用到胸腔共鸣、腹腔共鸣和头腔共鸣。只要我们通过后天对共鸣的开发和锻炼,就可以改善一个人的发音。比如有些人讲话很“虚”,缺少“底气”,就可以通过练习腹腔、胸腔的运气发声来增强声音的厚重感。而调动口腔的发声器官,发音时在口腔内部创造出一个循环的空间,增加口腔的共鸣,说出来的声音就会更加圆润、饱满。
3、丰富声音的内容和层次,让语言充满色彩。会说话,不仅需要声音好听,让听者入耳,更需要语言生动,让听者走心。要做到后者,既需要说者在表达过程中感情充沛,有停顿留白、有重点强调、有抑扬起伏,也需要说者不断提升自己的内涵,言之有物,用内容征服听者。
通过本次沙龙活动,相信大家学习到了不少有用的技巧来提升“说话之术”,也可以感受到语言这门艺术的精深。每一个人对于“说话之道”都有自己的理解,本期沙龙活动也算是抛砖引玉,希望促成大家更多的思考。
瀚商律政沙龙,开放式探讨,无边界分享,十分精彩,十分有料!
图文编辑 / 林夕琳
审稿 / 陈波